長沙市國土資源網上交易系統顯示(以下簡稱“網掛系統”),今日上午,長沙共有3宗地塊掛牌截止。其中,2宗地以底價成交,1宗流拍。成功成交的兩塊地均為工業用地,分別是位于高新區家永路以西、家樂路以南的[2015]長土網004號地塊和位于芙蓉區東岸鄉張公嶺村的[2015]長土網005號地塊。
網掛系統顯示,[2015]長土網004號地塊出讓面積178.232畝,起始價5716萬元,被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摘得;[2015]長土網005號地塊出讓面積為8.69畝,起始價561萬元,出讓年限50年,被湖南麗時服飾有限公司收入囊中。而遭遇流拍的土地為[2015]長土網006號地塊,該地塊位于雨花區洞井鎮,規劃用途為商住用地,掛牌起始價53793萬元,起始樓面地價為1903元/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3月份內六區已有9宗土地掛牌入市,掛牌起始總價達14.15億元,但工業用地占比超一半,仍是3月份市場主力。分區來看,望城區以4宗出讓拔得頭籌,岳麓區、高新區、芙蓉區、開福區、雨花區各有1宗土地出讓。
業內人士指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商、住用地比重減弱,工業用地唱主角的局面已成為土地市場的常態。
新聞鏈接:
2月一線城市賣地198億
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2月份,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個一線城市賣地收入達198億元,環比下降62.7%,與去年同期的528.8億元相比,同比下降幅度約為63%。
從開發商的具體表現來看,2015年2月份,20強房企在全國范圍內總計拿地金額達160億元,環比下跌67.5%。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春節假期土地供應減少是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房企對于一線城市土地的爭奪非常激烈。以北京為例,在不足50天內,北京土地市場成交額達到了452.29億元。
無獨有偶,據記者了解,2月5日,上海大寧掛牌一幅新地塊,掛牌起始價為60.67億元。據悉,該地塊將成為新“地王”,而上海3月份預計有超過145億元的土地出讓。
值得注意的是,2月11日,當代置業以17.35億元拿下上海閔行區一幅地塊,成交樓板價18777元/平方米,溢價率高達95.55%,可見競爭的激烈程度。
事實上,上述現象也折射出房企的主體拿地思路,即全面回守一線城市及部分重點二線城市,撤離三、四線城市。鑒于此,一線城市的土地價格被不斷推高。
對此,張大偉認為,地產行業的門檻越來越高,不但要有資金實力,更要有運營和資源優勢才能搶得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