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融資成本再次下降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自去年7月錢荒期間飆升后劇烈下降,進入14年后一直在低位徘徊。由于季節性因素以及市場5、6月份貨幣政策超預期寬松的原因,7月份隔夜拆借利率上行50多bp至3.2%。8月份,隨著季節因素的消逝隔夜拆解利率再次下降27BP,為2.94%。隨后9、10月份隔夜拆解利率繼續下滑,10月份已經觸及2.49的近期新低。相比七月累積下滑45bp,說明央行的定向寬松措施已經開始實質性緩解銀行間體系的流動性緊張局面。

信托產品融資成本略有反彈,但仍處低位
進入2014年后,房地產信托收益率分布逐漸收斂下行,價格中樞也穩定向下。10月份,房地產信托平均收益率為9.5%比上月次上升50bp,但整體仍舊處于低位區域。并且這種上升源自于短期超低收益率信托產品的減少,而非信托產品中樞利率的趨勢性上漲。因此,開發商通過信托的融資成本依舊處于下滑通道。

銀行理財產品成本繼續下降
圖5清晰地描述了地產類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波動規律,14年銀行理財產品的利率中樞在1月份就開始實質性下降了,并且這種下降勢頭并沒有終止的意思。圖6顯示10月份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5.2%,與9月份基本持平,相比13年底已經累積下降64bp,相當于兩次降息的成果。

海外債券融資成本低位徘徊
據跟蹤數據,可以發現海外地產公司債券收益率在近期出現急劇下滑,從圖7可以看出,保利海外債券收益率從2014年年初近5.25%,下滑到目前4.3%;萬科海外債券收益率則從2014年3月近5%,下滑到目前的3.5%左右。這種下滑一方面反映出后繼開發商出海融資的成本更為低廉,也反映出春節以后海外投資者對大陸地產業也逐漸變得更為樂觀。進入10月份,保利債券收益率有所回升,但萬科由于企業運營更為透明,收益率仍舊維持在3.5%以下運行。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美國QE退出可能沖擊中國地產業的說法并不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