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兩次重復強調轉型成功,但SOHO中國的角色轉換并未如預期。而潘石屹2014年的一趟赴美行,卻意外拉開了SOHO的二次“轉型”。
1月6日,在望京SOHO項目內,SOHO正式推出了其首個互聯網產品SOHO3Q,即利用O2O模式在線上選房租賃、簽約以及支付租金實現短租辦公。
“我們并不是靠這個來填滿寫字樓,隨著互聯網對各個行業的沖擊,舊的經濟秩序被打碎,出現了眾多創業者,也可能是3-5個人的組合或者公司,辦公需求隨之出現。”談及創立SOHO3Q的初衷,潘石屹直言。
然而,在潘石屹看來的轉型“新嘗試”,卻已在國外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并已在國內慢慢開始。
“SOHO嘗試的這種模式市場是有成功案例的,比如說雷格斯中國,至于會不會做得好,還要看他們內部具體的操作辦法。”某位熟悉上海商業地產的業內人士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
SOHO二次“轉型”
據潘石屹在發布會上透露,從今年2月開始,SOHO中國將推北京、上海兩地各一個項目中1500個座位單元用于短租服務,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預訂以及支付,2015年將在8個項目中推行這一3Q項目。
此次在北京、上海試點的項目分別為望京SOHO及復興SOHO,其中前者的90%以上的租戶來自互聯網,而后者將于2月份入市。
因此,從上述表態可以看出,SOHO中國的二次“轉型”——O2O短租辦公模式已從虛擬概念轉入具體實操階段。
從SOHO中國總裁閻巖的介紹可了解到,在空間上,SOHO3Q中心不在是固定的傳統孵化器式辦公,“可以是一張辦公桌,一間房”;而在時間上,租戶則可以選擇“租一周,或租兩個月”。此外,除了可以隨時隨地手機上預約、付款外,還可以享受餐點、咖啡、復印打印等服務。
而形式的特殊性,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客戶群與SOHO之前產品的不同,“主要面對的是年輕創業者,包括一些來北京短期出差的人士”。
“總的來說,隨著需求的增多,客戶群在擴大,但租戶的身份及行業并不會固定。”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稱。
此外,SOHO方面還指出,未來3Q產品的開發可以嘗試“買或租的形式,由于3Q中心資產也在上市公司中,所以不便透露租金和營業額能夠占多大比例,但我們還是會把規模做得大一些”。
“租金水平將隨行就市,具體將在1月28日(開業前三天)對外披露。”潘石屹在發布上透露。
其另表示,SOHO3Q這種項目跟房地產投資不是一個數量級,“房地產投資動輒幾十億元甚至上幾百億,從開發到能夠回本要四五年時間,但SOHO3Q每平米的投資在1萬元以下,投資回報周期也很短,一般5至6個月就可以回籠資金”。
學步“雷格斯”模式
據了解,SOHO的是次轉型,與潘石屹“取經”美國互聯網創新模式密切相關,特別是其中一家名為WeWork的公司提供的短時租賃辦公模式。
而據WeWork創始人之一紐曼介紹,紐約增長速度最快的新辦公空間承租人,WeWork的商業模式是“用折扣價租下某寫字樓的一兩層,并將辦公場地劃分成許多小塊,然后每月向那些希望大家緊挨著辦公的初創企業和小公司收取會員費”。
因此,WeWork展示的短租模式恰好契合了潘石屹想開發的”美國式的辦公場所”,即來自不同行業的客戶,可以在一個共享式辦公室內,各取所需,和諧共處。
“幾千人的辦公室,有做自行車的,有做服裝設計的,在這里沒有老板,你是自由的,沒有壓抑感。你可以和你身邊的人做游戲,喝杯咖啡,打場球,并從中得到靈感。”
然而,在市場分析看來,雖說SOHO試水O2O短租的“靈感”是來自WeWork,但從目前國內短租市場來看,其更像是在學步“雷格斯”模式。
“目前,雷格斯模式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已經比較成熟,特別是上海,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有這種需求,其發展也越來越迅猛。”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據了解,雷格斯是全球最大的服務式辦公室運營商,于1995年開始進入到中國地區,并將北京燕莎中心作為其在中國經營的第一家商務中心。
在經營上,雷格斯有別于傳統寫字樓。一般說來,傳統寫字樓是以面積計價,而雷格斯卻根據企業的人數來計算租金,因此,辦公空間可隨著人數的變化而變化。此外,傳統的寫字樓租期短則一年,長則數年,而在雷格斯所有企業都是按月計算。
此外,在雷格斯的辦公區內,服務中心集中了打印、復印、傳真、公共會議室等功能,有專人負責,這些設備都按次數或者時間收費,減少了企業的設備支出等等。
靈活的空間、時間及較少的設備等投入吸引了眾多企業,其中包括是一些初期創業者,而這也促使雷格斯能在中國實現快速擴張,“對于一些新機構或公司,在沒有設定當地機構前,采用雷格斯模式辦公是目前的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因此,對于SOHO來說,雷格斯短租模式的靈活性將是其在二次“轉型”中可以效仿與學習的方式。
不過,雷格斯過高的報價,則是SOHO在運營過程需根據中國市場給予調整之處。據悉,以北京盈科中心為例,一家十人的公司,享受雷格斯的服務的成本是6500美金每月,過高的成本費用問題對于大多數正在成長的國內企業都將是挑戰。
“雖然,雷格斯模式還處在發展中,但這個模式會越來越成熟,因此SOHO能不能效仿成功,也要看他們自己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上述業內人士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