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全年成交量先抑后揚
2014年12月份,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監測的3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214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9.5%,同比增長26.7%。30個城市中,有27個即9成城市的成交量出現了環比增長。總體上看,目前30個城市已連續6個月出現了環比正增長態勢。同時,3月份以來,該成交量的同比增幅總體上呈不斷收窄態勢,11-12月份則出現同比正增長。
在2014年上半年市場成交量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各類“拐點論”不斷充斥于中國樓市。但很顯然,下半年開始,樓市呈現了復蘇態勢,一二三線城市入市情緒改善,且在12月份各城市實現了沖刺,進而使得2014年樓市成交呈現明顯的翹尾現象。
對照近5年12月份的成交數據,可以看出,相比2010年至2013年4年間的同期水平,2014年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分別增長了17.2%、131.2%、18.2%和26.7%。2014年12月成交行情較好,市場樂觀情緒顯現。
12月份,30個典型城市年初累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幅為-11.0%。從3月份開始,該同比增幅基本處于平穩的水平。近期市場行情逐漸上升,同比增幅曲線有抬頭跡象。
對近5年樓市數據進行統計。從數據上看,2014年30個典型城市成交面積為17651萬平方米,同比跌幅為11.0%。觀察2010年至2014年5年的樓市成交狀況,可以看出,2012年市場開始復蘇,成交面積同比增幅達到28.9%。2013年成交量創造了近5年的年度新高,同比增幅達到20.1%。2014年市場面臨降溫,但呈現出先抑后揚的態勢。
二、城市分類中,一線城市波幅較大
1、三類城市同比增幅曲線逐漸抬頭
12月份,一二三線30個典型城市成交同比增幅曲線的走勢一致。其中,一線城市的同比增幅由11月份的5.4%上升為53.9%,二線城市由4.6%上升為21.9%,三線城市則由-7.8%上升為16.3%。觀察2014年全年走勢,三類城市同比增幅曲線均在逐漸抬頭。
2、2014年一線成交同比跌幅較大
12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494萬平方米,環比增長38.1%,同比增長53.9%。從環比值看,一線城市12月成交行情較好,并再創2014年新高,也實現了近5年的月度次高水平。一線城市在保持連續12個月的同比下滑態勢后,11-12月保持了同比上升態勢。具體城市看,北上廣深4個城市環比增幅分別為48.9%、31.8%、35.6%和31.4%,同比增幅分別為44.2%、39.3%、50.5%和146.4%。
從年度數據看,2014年全年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131萬平方米,同比下跌22.7%。從近幾年的數據看,一線城市在2013年的成交狀況較好,但到了2014年則出現比較明顯的降溫。這反映了一線城市的成交波動幅度較明顯。具體城市看,2014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成交面積同比跌幅分別達到24.9%、23.9%、24.3%和8.7%。
3、2014年二線成交同比跌幅小于一線
12月份,15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339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1.4%,同比增長21.9%。隨著二線重點城市剛需及改善型購房者的積極入市,成交量出現了明顯上升,目前已保持連續6個月的環比增長。另外,二線城市成交量是2010年以來的月度最高值,超過了2013年3月的成交量。
15個二線城市的成交增幅大小不一。其中有13個城市出現了環比增長,漲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分別為福州、青島和南寧,相應增幅分別達到43.3%、28.9%和25.2%。此類城市改善型購房需求比較強烈,在限購限貸政策松綁、央行降息政策推進下,成交量上升幅度比較大。下跌的城市包括貴陽和南昌,跌幅分別為7.4%和1.5%。
從年度數據看,2014年15個二線城市的成交面積為11432萬平方米,同比跌幅為6.6%。觀察近幾年的同比增幅,2012年和2013年相對較高,分別達到28.6%和26.5%的水平。而到了2014年,受市場降溫的影響,出現了明顯的回落。但這樣一個跌幅明顯小于一線城市,這和二線城市率先松綁限購政策有很大的關聯。
4、2014年三線同比跌幅介于一二線之間
12月份,11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8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30.1%,同比增長16.3%。三線城市12月成交行情較好,有10個城市出現了環比增長,這和臨近年末成交量的有效釋放有關聯。具體城市看,增幅最明顯的城市是惠州,為99.5%。這和惠州11月成交量相對較低有一定關系。唯一一個下跌的城市為莆田。莆田在10月的環比漲幅為378.0%,11月份出現了44.6%的跌幅,12月份繼續出現2.9%的跌幅,說明市場行情波動較大。
從年度數據看,2014年11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089萬平方米,同比下跌12.9%。觀察年度數據,三線城市和一二線城市的走勢基本一致,在2012年和2013年的同比增幅較大,但在2014年則出現較大的降溫。
三、東中西部三類城市呈現先抑后揚態勢
1、三類城市同比增幅曲線逐漸抬升
12月份,東中西部典型城市同比增幅曲線走勢一致。其中,東部城市的同比增幅由11月份的1.8%上升為28.1%,中部城市由12.3%上升為26.9%,而西部城市由-6.5%上升為20.8%。總體上看,2014年期間三類城市同比增幅曲線正逐漸抬升。
2、2014年東部成交同比跌幅較大
12月份,20個東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436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4.9%,同比增長28.1%。這和部分重點城市成交量提升有明顯關聯。同時,東部城市在連續12個月下跌后,11-12月份出現了同比正增長的態勢。東部城市成交創近5年月度次高,僅次于2010年10月。
從年度數據看,2014年20個東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0675萬平方米,同比下跌16.1%。從歷年數據看,在2012年出現比較明顯的回暖,到了2013年市場成交繼續上升,這和此類城市看漲情緒較重是有關聯的。到了2014年則出現比較大的市場降溫。
3、中部成交與2013年基本持平
12月份,5個中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459萬平方米,環比增長\9.3%,同比增長26.9%。出現環比上升,和部分中部二線城市市場行情相對較好有關。總體上看,第四季度成交量比較樂觀。
從年度數據看,2014年5個中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4126萬平方米,同比下跌0.8%。從歷年數據看,在2012年出現比較明顯的回暖,到了2013年市場成交繼續上升,這和此類城市看漲情緒較重是有關聯的。到了2014年則出現微小的回落。但相對來說,此類中部城市在限購限貸政策松綁后,市場入市情緒較樂觀。
4、西部成交較2013年略有下跌
12月份,5個西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18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2.5%,同比增長20.8%。12月份西部典型城市成交有所上升,目前已保持連續4個月的環比正增長。從同比值看,西部城市已出現連續6個月的同比下跌態勢,12月份首次出現同比正增長。
從年度數據看,2014年5個西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850萬平方米,同比下跌3.5%。從歷年數據看,在2012年出現比較明顯的回暖,到了2013年市場成交繼續上升,到了2014年則出現微小的回落。此類西部城市在限購限貸政策松綁后,市場入市情緒好轉。
四、30個城市中,蘭州年度成交同比增幅最大
對30個城市2014年12月份的成交環比和同比增幅進行排序。從數據上看,環比增幅最高的是惠州,為99.5%;最低的是貴陽,為-7.4%。而同比增幅最高的是石家莊,為183.8%;最低的是泉州,為-60.6%。
對30個城市年度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2014年30個城市成交面積同比增幅排行中,蘭州同比增幅最大,為77.6%。同比跌幅最大的是茂名,為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