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
年底收官之時,長沙房價的跌幅卻出現微弱放大。某研究院發布的2014年12月“百城價格指數”顯示,長沙新建住宅均價環比下跌0.92%,跌幅擴大0.12%,為6362元/平米。
事實上,和開年的1月份相比,12月的房價每平米已經下跌了近400元;與長沙2012年12月的均價6394元/平米不相上下。這意味著,長沙的房價已跌回到兩年前。
12月長沙新房市場有35個項目入市,其中19個純新盤。除了住宅,長沙不少別墅、公寓、商鋪和寫字樓等也加入到年末“搶收”中。
“經歷了一年的銷售平淡之后,大量房企均寄希望于最后兩月出現逆轉,以完成全年銷售任務。”武廣新城板塊某項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分析稱,受新政疊加效應助推,從10月開始長沙樓市成交有回暖跡象,使得年底項目入市積極性大增。
土地市場迎來推地小高潮
繼11月的冷淡期之后,長沙土地市場在12月迎來了一波推地“小高潮”。共有18宗土地在12月掛牌截止,出讓的起始價高達47.92億元,環比、同比分別上漲164%、104%,其中不乏“明星”地塊。從地塊性質來看,18宗土地中,工業用地占12宗,商業用地3宗,商住用地2宗、其他用地1宗。工業用地唱主角,宅地市場陷入沉寂,這似乎已經成為2014年土地市場的常態。
連續數月推地的重心轉移到工業用地,或是政府正在控制推地的節奏。長沙市場去化壓力不小,要改變這一格局,控制經營用地出讓顯得尤為重要,也更有利于樓市健康發展。
截至12月31日,在掛牌出讓的18宗土地中,有15宗成功出讓,流拍土地3宗,成交總金額為44.7億元。這一數據也為2014年的長沙土地市場交易畫上了一個比較圓滿的句點。
一線品牌房企繼續領跑
在2014年12月,盤點各大房企一年的業績,不難發現,在長沙樓市仍舊是一線品牌房企在繼續領跑。據某長沙機構發布的數據,2014年,恒大地產以29.58億元的銷售金額位居長沙房企銷售金額榜首,萬科則以28.47億元屈居第二位,保利地產以21.74億元位居第三位。排在第四位至第十位的分別是:五礦、北辰、碧桂園、綠地、中海、當代置業和廣電地產。
長沙萬科八盤聯動;恒大地產不僅啟動了位于湘江邊的恒大御景半島高端項目,而且首個商業綜合體恒大國際廣場已于去年12月亮相高鐵新城;保利地產的保利西海岸、保利香檳國際、保利林語中心全線產品進入銷售期。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分析,從龍頭房企近幾年變化特征來看,在2011年、2014年市場低谷期,龍頭房企的規模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利用市場低谷期重新洗牌市場,實現銷售業績逆勢增長,出現“大者恒大”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的局面。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