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工程,安百姓夢想之居 |
[作者]:曾鋒 |
金秋的樓市仍然處于緩慢的恢復當中,盡管還有“過濾論”、“假摔論”的聲音,但是似乎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感覺到了“冬天”的降臨。縱觀三十年來,這并不是第一個“冬天”,當然也不會是最后一個,我們只是處在一個周期性的成長邏輯之中。 長沙樓市買方市場的形成已經日益清晰,如果買房人依舊持續觀望,買賣雙方力量對比依然保持原狀,長沙房價的上升空間將進一步萎縮,不排除繼續下探的可能。然而,我們依然相信,長沙房地產市場的前景是輝煌的,長沙作為中部經濟崛起發動機之作用仍然未曾改變。未來的長沙,將成為經濟發達、空間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人居環境優美的現代化生態型城市,從這個角度來說,樓市的基本面仍然良好。我們不禁要說:即算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從古至今,中國人對于安居樂業之生活本源的孜孜追求,從未停息;從本質意義來說,住房是生存之必要條件,有房住也是人的生存之權利。 長沙房地產業在經歷了宏觀調控和市場搏擊的多輪洗禮后,已出現了涇渭分明的“界河”劃分。一條是必須堅持的住房保障道路,使住房公平更多體現在社會底層;另一條是繼續保持房地產市場化的健康發展,從布局、結構上使住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 社會發展到現在,住房已不僅僅是個人問題和經濟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讓普通人包括中低收入的人享受住房,需要各種力量的共同努力。“人人有房子住”是政府和整個社會的責任,也是建設和諧社會,體現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基本人權的要求。而安居工程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中之重。 安居工程是政府的一項“德政工程”,是政府運用市場機制的基本原理,解決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問題的一種手段,兼有調控住房市場,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經濟適用住房貨幣化補貼,有助于加快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因難問題,不斷改善住房條件和居住水平。這一工程,體現了政府對“民生”的關懷,是實現和諧人居圖景的有效途徑。 我們在每個秋天收獲夢想,也在每個秋天孕育希望。《長沙樓市》已經伴隨長沙樓市走過了10個秋天,見證和經歷了長沙樓市的風風雨雨,還將繼續和您共同見證長沙明天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