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w2qq2"><tfoot id="w2qq2"></tfoot></del>
  • <cite id="w2qq2"><table id="w2qq2"></table></cite>
    焦點:全民反映


      Topic 3 焦點:全民反映


      政府不應該救市


      李紅軍:不能維護開發商暴利


      (齊魯晚報,2008-9-3) 


      近年來,全國范圍內房價飛速上漲,有的城市房價甚至翻了幾番,導致民怨四起。在房價超出絕大多數人購買力的情況下,人們只好“望房興嘆”。但是,今年以來,一些城市的樓市出現疲軟態勢,房價開始不同程度地下降,許多房地產商開始呼吁“政府救市”。但筆者認為,政府救市實乃一種無謂之舉,目前地方政府不宜干預房地產市場的調控。 


      首先,從價格層面說,政府不應該進行干預。房價瘋漲時,盡管公眾普遍呼吁政府干預市場,但一些地方的房價還是一個勁地漲,漲到極限后,人們開始持幣觀望,房價也開始回落,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房價一回落,一些人就立刻要求“政府救市”,這不分明是要求保護房地產商的利益嗎?我們知道,房地產業是一個暴利行業,利潤十分驚人,有些甚至是成本價的幾倍。房價即便回落一點,房地產商仍然有利可圖,地方政府沒必要維護房地產商的暴利而漠視公眾的利益。 


      其次,救市不救市,政府還是要多聽民意,別聽房地產商的一面之詞。 據報道,《廣州日報》7月份進行了一項“政府應否出手救市”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穗、京、滬、深四地總體上有38% 的市民認為,“樓價還沒跌至合理水平,政府應加大整治力度”,19%的市民認為“房價應由市場調節,政府不應干涉太多”,僅有22%的市民表示“政府應出手救市,穩定市場”。在持“救市”觀點的人中,認為政府最應該采取的措施首先是構建多層次、滿足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保障體系。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呼吁政府救市的只是少數人,這些人并不能代表廣泛的民意。 


      總之,樓市自有其發展規律,政府不可能進行完全的干預。以股市為例,上證指數從去年10月的6100多點跌到現在的2300多點,盡管政府出臺了一些措施,可從目前的情況看似乎收效甚微。股市是這樣,樓市何嘗不是如此呢?地方政府與其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救市,倒不如遵循房市自身規律,少些無謂之舉。


      楊奕:房價調整釋放真需求


      (上海證券報,2008-7-16 )


      面對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在2008年上半年深圳房地產市場發展形勢分析報告中提出的減免交易環節稅收、適度放松貨幣政策等救市建議,市場議論紛紛,中國指數研究院華南分院分析師楊奕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我們認為單純地提出救市是不可取的。政府要做的是改善房地產供應單一化嚴重的問題,需要建設供應多元化體系。在這一方面,深圳近期推出的6000多套保障性住房,可以暫時緩解目前樓市的供需壓力,是可取的。但從長期來講,如果沒有持續穩定的保障性住房供應的保證,房價升高的壓力仍舊存在。”“根據我們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的數據,上半年深圳住宅市場的平均銷售和供應之比為0.59,而去年同期平均銷供比為3.18,這說明今年上半年深圳住宅市場基本扭轉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正向買方市場轉變。而綜合考慮保持高位的CPI水平及緊縮性貨幣政策等因素的影響,預期今年下半年的深圳樓市仍表現為震蕩調整。但相信如果交易價格逐漸回調到位,真正的住房銷售需求會得到釋放,成交量方面存在抬升的可能性。” 


      賈圖:救市會埋下更大隱患


      (上海證券報,2008-7-2)


      在樓市步入調整周期之時,許多開發商不愿意降價正是由于對地方政府托市的預期,而我們現在需要消除而不是強化這種預期。中國房地產市場如果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擠壓出累積的泡沫。人為中斷調整只會埋下更大的隱患。夸大調整的危害,鼓吹房地產救市是非常危險的,這種為了眼前利益而犧牲長遠發展空間和危害民生的主張值得警惕。


      從全球房地產市場價格走勢曲線來看,任何一個市場都存在著一個波動周期。一般而言,越是房地產市場成熟的國家,每一個周期的時間越長,周期內價格波動越平緩。越是新興的房地產市場國家,其房價波動周期時間越短,價格波動越劇烈。


      房地產市場成熟的國家,我們可以舉美國的例子。從美國房價自1818年至今190年的價格波動周期來看,其樓市價格的漲跌周期平均在18年左右。新興的房地產市場國家,我們不妨看看越南這個例子。越南在短短的3年中,房價的持續上漲就已經令這個國家難以承受。而這種偏離民眾實際購買力的上漲是沒有根基的,它由市場的內在力量所決定。一旦一個周期完成,就會自然過渡到另一個周期之內。越南、印度等國家的房地產周期為10年。中國與這些國家的情況大致接近,那么,在房價已經連續10年保持上漲態勢的情況下,從來沒有經過像樣調整的中國房價改變原有運行軌跡并不值得大驚小怪。如前所述,由于新興房地產市場國家的價格波動周期較之成熟房地產市場國家一般都比較短,在一個周期即將結束逐漸步入另一個周期的時候,通過人為干預中斷樓市的自然調整,只會使泡沫進一步累積,其結果必然是引發更劇烈的波動。


      許多人知道,美國次債危機的直接原因是房價的快速、深幅下跌,那么,又是什么導致房價的大跌呢?原因就是,在住房市場成交量陷入低迷狀態的情況下(這說明房地產市場開始步入自然調整狀態),格林斯潘主政的美聯儲卻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進行干預,以激活房地產市場,維持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于是,許多金融機構紛紛降低門檻,向收入低且不穩定,信用等級在一般以下或沒有信用記錄的人發放按揭貸款。這一政策不僅中斷了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自然調整,也推高了房價,當房價快速上漲之時,美國100多年來形成的樓市周期遭到破壞。但是,人們只能推延而不能消除房地產市場的內在調整動能,人為拖延只會加劇能量的集中,使房價以更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此后美國房價持續下跌,并引發了嚴重的次級債危機。


      除此,美國對房地產調整的人為阻止還有更直接的教訓可以汲取。在房價開始步入調整階段時,美國國內由于擔心房價下跌對美國經濟的沖擊,采取了一些救市措施。對于救市結果,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著名經濟學家Allan Meltzer的評論是:美國國會采取的一些救市措施使問題更嚴重,因為房產所有者會認為國會將拯救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將房屋降價出售,導致問題繼續累積,并最終劇烈暴發,以至于發展到今天難以收拾的地步。如果我們在房價還沒有真正經過像樣調整,僅僅是成交量低迷的情況下就予以干預,開發商還愿意降低房價嗎?而降價正是擠壓泡沫的一個捷徑。任志強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由于銷售急速下降,很多開發商覺得錢不夠了。錢不夠的原因可能在于去年太猖狂,囤積的土地可能太多了。盡管資金緊張,但開發商都想掙更多的錢,誰也不愿意降價。”開發商不愿意降價正是由于對地方政府托市的預期,而我們現在需要消除而不是強化這種預期。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不需要救市,因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具有比美國更嚴重的泡沫。上海社科院經濟景氣與預測研究室主任劉熀松先生最近撰文指出:中國的房產價格不但相對較高,而且絕對價格也不低。2008年3月份,美國新房銷售中間價為每套22.76萬美元。美國的房屋面積一般為每套200平方米左右,且為全裝修房。據此計算出來的美國住房的單價大約為8000元/平方米。2007年我國新住宅銷售的平均價格為3655元/平方米,加上400元/平方米的裝修費用,單價大約在4055元/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說,目前我國住宅的平均價格大約相當于美國的51%。如果未來2-3年人民幣升值15%-20%,我國住宅價格再上漲20%,美國房價再下跌10%左右,那么2年—3年之后,我國住宅的價格將和美國全面接軌。而2007年,美國人均GDP是我國的18.6倍。另外,美國的住房一般為獨立的帶車庫的擁有土地產權的住房(國內一般稱之為別墅),我國的住房一般為擁有70年產權的公寓房。如果用我國同樣的住房和美國比較,我們會發現我國的住房價格和美國的住房價格差距更小。


      因此,中國房地產市場如果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擠壓出累積的泡沫。人為中斷調整只會埋下更大的隱患。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目前成交量低迷,正是市場步入自然調整狀態的信號。這不僅不值得擔憂,反而應該讓我們欣慰,這說明市場的力量在悄然發揮作用,而自然調整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永遠是最小的。夸大調整的危害,鼓吹房地產救市是非常危險的,這種為了眼前利益而犧牲長遠發展空間和危害民生的主張值得警惕。


      在經歷長達十年的上漲周期后,我國房地產市場需要一個漫長的調整過程,我們無法準確預測出市場的底部在哪里,但我們可以肯定,經過調整的樓市一定會更加健康。 


      楊少鋒:房價并未真實的下跌


      (長江日報,2008-7-18) 


      房地產到底需不需要救市?筆者認為,如果房地產已經面臨巨大的危機,房價暴跌,房地產公司大規模倒閉,銀行呆賬壞賬大規模發生,政府自然需要救市。然而,從目前看,房價依然高挺,降價的只是局部城市,而且普遍降幅不大。南北兩大核心城市北京、上海,也僅僅是成交低迷,僅有部分樓盤進行價格調整,所調整的只是去年底以來虛高的部分,房價依然高位運行,房價并沒有真實下跌。


      筆者認為,這種調整對市場、對政府、對開發商都是好事,只有企業和消費者同時回歸理性,一個行業才能正常發展,永遠的暴利是不可能存在的,失去理性的最終結果必然是一個行業的毀滅。當然,個別城市房價的下跌是比較明顯的,比如說廣州和深圳。個別城市的房價回落并不能代表整個樓市的降價,筆者認為,從宏觀層面,當前房價并未真實下跌。


      如果說房價在全國范圍內并未真實下降,僅僅是開發商資金壓力加大,就要求政府救市是靠不住的。或者,這個要求就相當于要求政府保護房地產行業的暴利。其實,只要價格理性回落,開發商愿意降低利潤,房地產行業完全能夠自救。


      客觀地說,在宏觀經濟形勢依然嚴峻,通貨膨脹壓力未減、CPI高位運行之時,貿然出臺救市措施,不但將導致房價反彈,政府之前銀根緊縮的宏觀調控政策以及近年為抑制房地產投資過熱和房價暴漲所出臺的所有調控政策,都將功虧一簣。


      政府救市的時機,前提應當是房價回歸理性,大部分一線城市及多數二線城市房價回落,開發商回歸理性。


      政府應該救市


      潘石屹:金融政策需要松綁


      (上海證券報,2008-7-22)


      昨天(2008年7月21日),記者從SOHO中國獲悉,其新建項目三里屯SOHO項目開盤即簽約43.5億。但是,面對整個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潘石屹(潘石屹博客,潘石屹新聞,潘石屹說吧)表示,單個項目的熱銷并不代表整個房地產行業的資金困局有所改變。實際上,“國際資本市場形勢繼續惡化、國內貨幣政策依舊從緊、開發商去年搶地花光了錢、市場成交量萎縮,這四個導致房地產行業資金鏈緊張的原因依然存在。“潘石屹說。并且,他仍堅持需要政府“救市”的觀點,呼吁給房地產的金融政策“松綁”。


      葉檀:救市可避免“金融危機”


      (南方都市報,2008-7-15)


      為什么該救?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的負責人給出的理由是,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深圳房價連續調整,到現在比去年最高峰時下降了近40%,但價跌量不升,這不符合經濟規律,確實存在一些不正常的因素。此話言外之意,即目前房地產市場的下跌是政策有意打壓的結果,已經違反了基本的經濟規律。這正是問題關鍵所在,房地產市場失靈了!筆者認為,深圳樓市該救,但這一觀點并不是為投資者考慮,而是總體考慮中國經濟與金融風險的結果。


      反對救市者的理由是,目前深圳樓市并沒有崩潰。市場有其發展周期,有高潮,就必然有低谷;現在的樓市低迷,只是由于部分原因處于低谷而已,這是正常的經濟規律。從去年10月份到現在,深圳部分樓盤房價降了三成,開發商沒有倒閉,銀行金融風險也沒有爆發,沒有必要救市。


      但筆者認為,真到爆發時,搶救就晚了,就會釀成美國式的房地產危機,而中國并沒有像美國那樣的危機轉嫁能力。房地產牽涉到金融與地方財政兩塊。2005年,全國土地拍賣價款6000億,2006年達到7670億,2007年進一步達到1萬億。三年時間,房地產商買地花去了2.3萬億。從全國30個主要城市地價占房價的比例來看,2000年到2004年基本維持在23%左右,2005年達到27%,2006和2007年降低到25.3%和23.2%.按照最低23%計算,這3年買地花費的錢需要在未來賣出10萬億的房子來。假設開發商的毛利率是30%,那它的成本要達到7萬億。付出2.3萬億土地款后,房地產還有能力再付出4.7萬億造房子嗎?假設貸款比例為50%,他們的自有資金能達到2萬億以上嗎?2007年全年的房地產銷售才不過3萬億而已。


      目前房地產價跌量減,對于房地產企業是個嚴峻考驗,對于銀行何嘗不是。銀行貸款中30%的房地產貸款,即使銀行收回當房東,靜候房地產再度升溫,如何彌補時間成本與以房地產為抵押品的貸款面臨的嚴重風險?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如果地價減少一半,地方政府以什么彌補公共財政的不足?中央政府是否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債券?對于目前正在轉型的中國經濟而言,保持金融與公共財政的穩定至關重要。深圳樓市作為房地產市場的風向標,與其他城市有聯動效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王鋒:救市旨在保護中低收入者,建議減免稅費


      (中國房地產報,2008-7-21)


      在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談到很多人在質疑這種救市論到底是在救老百姓還是救開發商時,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鋒說:


      “對于市民的心情,我很理解,從老百姓的購買能力來衡量,深圳目前的房價確實是偏高了。其實是他們誤解了我的意思,《報告》中提出“救市”的目的并不像人們猜測的那樣是為了“救”開發商的利益。我們撰寫這個分析報告的核心主旨有兩個:一是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二是鼓勵沒有購房的自住消費者進入市場。由于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目前所采用的稅收政策雖然對炒房投機行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過高的稅收同時也打擊了自住消費者、加大了老百姓的購房成本。《報告》中所提出的減少稅收的建議是為了減少自住購房者,尤其是中低收入購房者的購房成本,降低老百姓的入市門檻。我認為,政府應該給予自住置業者更大的支持和保護,鼓勵老百姓擁有自己的房產。而對于炒房投機行為,我們是一直持堅決反對的態度的。真正所謂的救市,包括稅收政策、金融政策,針對的是首次置業者。對于炒房者,政府不能放松,要堅持進入市場的門檻以及高的契稅。我們救的不是開發商,救的是小業主,救的是真正買房的人。”


      記者繼續問到:“我們普遍的觀點認為,救市實際上是在使下跌的房價回升,這又如何保障老百姓的利益呢?”王鋒回答說,“解決住房問題不能靠市場,按照市場價值規律,是誰買得起誰就買,那中低收入者怎么辦?所以政府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我的報告提出,對于購買首套住房的人,稅費上進行減免。除此之外,政府要嚴厲限制炒房者。所以報告中,給予購買首套住房的中低收入者優惠政策,實際上是為經濟政策和民生政策找到一個最好的結合點。”( 注:《報告》是指深圳房地產研究所撰寫的《2008年上半年深圳房地產市場發展形勢分析報告》)


      政府官員


      陳潤兒:安居工程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作為一件大事抓好


      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


      2008年7月7日,長沙市委常委召開擴大會議,專題研究實施安居工程。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潤兒要求,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確保城市居民人人享有住房保障,家家擁有一套住房;“安居工程事關民生改善、事關社會和諧、事關市場發育、事關創業發展,是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作為一件大事抓好。”(長沙晚報,2008-7-8)


      唐道明:


      “經適貨補”能加快解決經濟適用房房源問題,實現資源的有效調配


      湖南省建設廳總工程師>>>


      “長沙將試行以貨幣補貼的補人頭方式取代過去補磚頭的暗補方式。”湖南省建設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唐道明稱。“新政策和舊有政策必然有一個緩沖時間。未來三年,將首先解決已獲得經濟適用房審批資格的低收入保障對象。”“在實際操作上,政府肯定會加大對于保障對象的審查力度和補貼發放審查,不是想拿就拿的。”在領取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憑證的保障對象、購買時間、戶型面積方面,將有嚴格規定,戶型面積最大不得超過建設部規定的120平方米普通商品住房建筑面積標準,“這種做法能夠有 效的降低政府資金投入量,實現資源的有效調配。”唐道明說。(瀟湘晨報,2008-7-18)


      石長松:“經適貨補”能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加快住房保障目標的完成


      長沙市房屋產權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


      “如果按照以前由政府新建經濟適用房,政府資金壓力較大。”長沙市房屋產權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石長松說。一方面,迫切購買經濟適用房的低收入家庭日漸增多,需求旺盛,而另一方面,從拿地開始的開發周期過長,使得經濟適用房的供應供不應求。這是帶來長沙經濟適用房僧多粥少局面的根本原因。在目前的長沙,經濟適用房分配以搖號方式進行。“經濟適用房的補貼貨幣化,將有效地擴大住房保障的覆蓋面,減輕政府負擔,加快住房保障目標的完成。”石長松說。按照長沙市計劃,2008年將提供1.2萬戶的經濟適用房補貼,“這比以前直接售房的保障對象覆蓋面,要更廣一些。”(瀟湘晨報,2008-7-22)


      某官員:安居工程相關政策意在加強住房保障力度,維護樓市長遠穩定發展


      “目前的現狀,政府并不是沒有預見。”一位參與了相關政策制定的政府官員表示,“很多人很多媒體都有說政府這些政策是意在‘救市’,我個人覺得這種說法不準確。就長沙政府出臺的政策而言,最主要還是在于,在加強住房保障力度的前提下,維護房地產的穩定發展,防止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增強投資和消費信心。房地產市場是一個開放的市場,定價權都是自主的。這個市場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自行運轉,采取硬性手段強行干預既不科學,也不現實。” 


      “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當然負有責任。”這位官員表示,“地方政府會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出臺一些政策,這些當然是在不違背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前提下做出的。就目前的市場來說,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要刺激消費,恢復信心,讓市場繁榮起來。各地政府出臺舉措,雖然談不上救市,對于市場而言都是機會,關鍵就看企業如何把握。”(瀟湘晨報,2008-9-5)


      開發商


      劉倬鵬:“意見”的實施,將在搞好住房保障的同時,促動房地產行業良性發展


      “我覺得發布這個信息(《關于促進我市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確實是政府想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作為國家來說,城市現在都分梯度了,房地產是個區域性很強的行業,每個城市的購買力和這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發展都也各自的特性。國家是在大環境中進行管理,它不是直接出臺到哪個省、哪個市。政府拿出100億來購買相應樓盤的住宅——政府不蓋,直接買開發的房子——然后來作為保障性住房。”“那么,政府出臺這個文件,對這個行業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對資金鏈的促動,開發商將在資金上得到利好。”“中央的大精神首先是和諧發展,一個企業要和諧發展,必須先進入良性發展階段。那么,政府、媒體、市民都這么關心,出發點其實都是希望它良性發展,沒有誰希望它死的,大家要放平自己的心態,正確的看待房地產這個行業。”(“0731樓市會客室”第63期—后奧運時代長沙樓市大猜想)


      莫登渝:新政側重低端,整體供需仍將失衡


      萬象新天營銷總監>>


      “就此認為長沙樓市前景樂觀,是不明智的。”萬象新天營銷總監莫登渝說,目前最大癥結在于供應量過大,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新政側重的,是低端市場解決居住基本需要,而目前的長沙市場,開發商瞄準的更多是中高端產品,就算這部分低收入者全部都來買房子,需求與供應依然是失衡的。”莫登渝認為,新政更深層的影響,在于對于樓市供應結構的重建。“對于開發商來說,如何挖掘新增的這部分低端客戶群體需求,制造符合他們需要的產品,才是應對低迷市場,進行差異化競爭的解困方案之一。”


      (瀟湘晨報,2008-7-29)


      中介商


      岳再嶸:安居工程——房地產市場的一縷曙光


      一、怎么樣看待這個政策:


      其一:給低迷的房地產交易市場一劑強心劑。主要表現為盤活城市土地市場、促進新房開發與銷售、推進二手房市場交易,政策的實施將給房地產三級市場帶來活力,并加快長沙房地產三級市場的聯動和發展步伐。


      其二:進一步加深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的公平、效益性。這主要體現在通過經濟適用房的貨幣補貼方式以及經濟適用房流轉上面的限制性規定來達致經濟適用房設定的初衷,即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有其居”,避免住房保障體系內的不公平現象,實現整體社會的和諧與公平;而在效益上面來講,通過貨幣化補貼以及經適房開發、流轉的進一步規范操作使得住房保障體現在公平的基礎上加深市場化的運作模式,提高住房保障體系的社會經濟效益性。在政策的市場化導向下,社會公平、市場化運作的效率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其三:加深房地產市場需求的剛性。在目前的長沙房地產市場行情下,市場需求較為冷淡,這進一步加深了新房市場的供需失衡、二手房低層次發展狀態。在新政策的推動下,住房的貨幣化補貼使得大量的需求通過市場化后轉入到商品房市場,刺激新房市場的銷售;而在性價比的較量中,部分客戶會流向二手房市場,加快二手房市場的發展。


      其四:提升住房保障的市場化運作水平。新政策的意義在于進一步提升了開發環節、住房保障對象、保障房流轉等方面的市場化運作。如在開發環節進一步減少政府的介入,給開發商更大的市場運營空間;通過貨幣補貼手段,將保障對象的需求引入到市場交易中;二手房流轉的限制進一步簡化、規范化,以適應市場化運作的條件。


      二、對房地產中介的影響


      其一,專業性要求。市場化的運營就是專業化水平的體現。且在目前的市場行情下,房產中介的專業性不僅僅是開發商得以生存下去的關鍵,也是作為寄生性行業得以繼續的根本,而專業性也是房產中介的價值所在。


      其二,二手房市場的爭奪戰將日趨激烈。政策的導向意義在于通過活躍二手房市場的交易來刺激并推進新房市場、盤活土地市場,最終達致房地產三級市場的穩步推進。這就意味著二手房市場將進入一個政策性增長機遇期,市場的爭奪戰也就在所難免。


      其三,房產中介整合的趨勢。(這一條還不成熟,但值得考慮。)


      (《長沙樓市》獨家專訪)


      市民


      謝亞利:安居工程讓我圓夢


      “從申請到發補貼憑證才半個月時間,真讓人感到驚訝,這下子我終于可以買房子了。”9月6日上午,開福區房產局舉行我市經濟適用房貨幣補貼憑證先期啟動首發儀式,謝亞利等17戶保障對象現場領到了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憑證,成為我市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的首批受益者,他們分別獲得了8萬元和5萬元的購房補貼,補貼總金額達118萬元,這也是長沙市首次對外發放經適房住房貨幣補貼憑證。據悉,今年國慶節前,長沙市將有近億元資金補貼到戶。


      “這部分錢足夠我交一套的房子首付款了,買在哪里,買什么樣的都有了比較自由的選擇。”第一個領到補貼憑證的保障對象謝亞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高興地說,“這個政策讓我幾年未能實現的買房夢想,一下子就變成了現實,太感謝政府了。”“我打算在四方坪買個90平方米的房子,8萬元住房補貼將作為新房的首付款。”謝亞利大方地袒露了自己的購房計劃。


      張小姐:經濟適用房量少好似中獎,貨幣補貼增大了住房選擇范圍


      一般來說申請的經適房的人多,房源又少,完全是抱著中獎的心態去的。每個人都希望能住得比較近的地方,而離得近點的經適房機會渺茫,而如果經適房離得那么遠就不得不買車,但買經適房的都是低收入者,卻又都買不起車。這個補貼可以讓自主選擇房子。我還是比較贊成的。(長沙房地產聯合網BBS)


      周先生:房源的價格監管缺失,貨幣補貼對象確定難度較大,可能會刺激滋生新的問題


      “住房保障的政策是好的,體現了政府對百姓的關心,(政府)也正在想辦法去解決群眾的居住問題,這一點值得肯定;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怎么去執行,由誰去執行。”在問及對貨幣補貼的看法時,周先生如是說,“誠然,住房保障分配貨幣化有著諸多優勢,但是隨著這項制度的不斷深入,一些問題將會凸顯出來,如,在市場較飽和的情況下,讓更多的保障對象到市場上自主購房,會將市場潛在需求提前釋放,供求關系發生傾斜,最終影響房價攀高。更加嚴重的是,開發企業一般對政府政策研究很透很深,很會從中抓商機,因此,他們會充分利用這一政策,形成一個價格聯盟,變相抬高房價,而政府成了這一輪價格戰的始作俑者,最終的結果是,保障對象很難在市場上找到合適的房源,或者政府將不斷提高自己的財政支出以滿足保障對象的需求,房地產企業成為大贏家。同時,由于目前我市個人信用體制尚未健全,家庭可支配收入準確確定難度大,要甄別出應當受到保障住房的人群,需要付出高昂的監管成本,同時在審批層面,也存在巨大的操作空間。如何把保障資金發到那些真正需要政府保障的手中,防止腐敗,這確實是一個難題。期待政府能出臺細則,將貨幣補貼能真正落到實處,讓百姓受益。”(《長沙樓市》獨家專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久草热久草热线频97精品|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伊人电影| www.99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国产精品福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japanese乱人伦精品|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欧美| 国产麻豆精品入口在线观看|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欧美精品人爱c欧美精品|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久久九九精品99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视屏|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