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1武廣新城的前世今生 |
PART1區域位置
一、武廣新城的形成
一條鐵路通常能帶動一片區域和一群城市,經濟發展史不斷驗證了這一規律。當列車飛馳而來時,帶旺了人氣和商機,也帶來了發展機遇。
武廣新城的主要依托來源于武廣客運線,武廣客運專線(武廣高速鐵路)是長沙市“十一五”國家重點工程,由于其建成和發展將帶動長沙市經濟和建設的飛速發展,成為新時期長沙經濟騰飛的有力載體。長沙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先后開展了《武廣鐵路客運專線長沙站周邊地區概念性城市設計國際招標方案整合優化規劃設計》、《武廣客運專線新長沙站站前廣場設計》以及該片區核心區的市政配套設施,如道路、給水、排水、電力、電信、燃氣等六個專項規劃,2007年開展了《長沙市黎托片節約集約用地專項規劃》,對該片區啟動區以及整個片區展開了針對性的研究。2009年8月完成了《長沙市黎托片(武廣新城)道路專項規劃》,進一步落實與深化了上層次規劃,為該片區的城市建設與開發提供規劃依據與政策引導,于2009年7月開始進行長沙市黎托片即武廣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隨著政府支撐力度的逐步加大及武廣客運線的開通運營,該區域房地產也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大批樓盤落戶于此,至此,武廣新城板塊形成。
二、武廣新城的劃分
武廣新城位于長沙市東南角,根據政府正在公示的控規顯示,東、北至瀏陽河,南至湘府路,西至京珠高速,規劃區建設用地規模15.58平方公里,人口規模36.4萬人。
PART2區域經濟狀況
自十九世紀初期出現鐵路后,鐵路經濟就開始顯現出強烈的磁吸效應。鐵路的不斷擴張不僅使城市的品味逐步提升而且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更帶來了機遇與挑戰。高速鐵路的誕生更是如此,大大拉近了沿線城市之間的時間與空間距離,使得人們的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高速鐵路助推經濟發展
“武廣新城”戰略規劃早在去年六月便已啟動,總投資二百九十多億元人民幣,從直接效益上講,高速鐵路的建設直接帶來投資增長,高速鐵路建成運營后帶來客流量增長,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從間接效益上講,高鐵的發展會引導該地區產業的發展,例如向土地和勞動力相對廉價的地方發展。
二、投資客帶動經濟升溫
武廣高速鐵路建立了廣州、長沙、武漢三座城市的高效對接,位于中部的長沙而言,更是吸引了眾多投資客前來尋找商機進行投資。周邊的房價也因此水漲船高,甚至有些樓盤房源緊缺,開盤后兩三個月就已全部售罄,大量固定資產的投入使得武廣新城板塊經濟熱度持續加溫,隨著周邊配套的不斷完善,區域經濟將變得更加活躍。
PART3區域規劃
一、區域定位
武廣新城定位為兩大中心,即中南地區區域性的鐵路客運中心、具有商務功能的交通樞紐型的城市副中心。據分析,武廣客運專線和滬昆鐵路將在武廣新城交匯,長沙必然成為中南地區最重要的區域性鐵路客運中心。隨著車站商務功能的確立,相關產業的出現、人口的聚集,該片區將形成以火車站為核心、周圍一定范圍內高強度的商業和商務開發,再往外則形成大量新型居住區的圈層開發模式。這正好符合城市副中心的慣例開發模式。
在產業規劃上,武廣新城將主要發展現代服務業、商業、休閑娛樂產業、居住區等,將為長株潭地區提供高品質的商貿、金融、咨詢、會展等服務。
二、結構布局
武廣新城的總體布局結構規劃為“一核兩軸六組團”。“一核”即以車站交通樞紐為中心,結合瀏陽河濱江發展帶,規劃服務于長沙乃至長株潭的商務中心與文化娛樂休閑中心,共同構建規劃區內的發展中心核心。“兩軸”是指以發展中心核、片區服務中心為發展節點,結合未來長沙城市格局的變化,與未來長沙城市發展軸向保持一致,構筑規劃區東西向發展主軸,同時也將形成新城的景觀主軸,展示長沙東大門的城市形象。以瀏陽河水域為紐帶,結合功能布局及景觀設計構筑規劃區南北向發展次軸,同時也是展示新城自然景觀特色的第二條景觀軸線。“六組團”即中央商務組團、南北兩側四個居住組團以及黎托北居住組團。
三、交通規劃
在整個區域道路交通體系格局內,武廣新城主干道規劃為“四橫兩縱一軸”的方格網體系。“四橫”即勞動東路、曲塘路、香樟路、湘府東路,“兩縱”即新花侯路、紅旗路,“一軸”即杜花路。通過“四橫兩縱一軸”的主骨干道路,武廣新城將與老城區、星馬新城及城東新區實現連通,主干道路網同時與京珠高速、機場高速轉換對外長距離交通流,實現交通流的快速疏散與聚集。
PART4區域優勢
一、完善的配套設施
(一)已建的公共配套設施
按功能劃分,首先文化教育,包括雨花中學,市一中華夏學校,省醫藥中專,體育職業學院,文藝創作中心、群眾藝術館、婦女兒童中心和社會活動中心;其次是體育設施,雨花大道(現長沙大道)南側建有包括主體育場、綜合體育場、網球館、游泳館、跳水館、運動員村、體育公園在內的體育場館和為體育場館配套的路網工程及停車場,不僅提高該區域居民的文化素質,更加豐富了居民的業余生活。
(二)籌建的公共配套設施
市政府在全球招商,包括潭陽濱江樂園,武廣新長沙站商業項目,西廣場地下商場,杜花路地下商業區,四季花城住宅區, 川河景園住宅區,瀏陽河生態商務區,武廣國際商貿中心,南片地下商業街等9個項目,大型超市、醫院和學校也紛紛安營扎寨,五年內將建成的長沙“浦東”。
二、區位的優勢
(一)地理優勢
武廣高速鐵路連結中國中南部地區,串起了該區域的的三大都市圈——珠三角經濟圈、長株潭經濟圈和武漢城市圈。它的開通,極大地拉近了三者的距離,廣州至武漢的列車運行時間由十小時縮短至三小時,廣州至長沙的時間則縮短至兩小時。隨著空間距離的拉近,粵湘鄂三省人員、資金、信息、物質流動也將更加密切,該區域經濟資源的整合優化將進一步加速,三省均得以更寬廣的視野和格局規劃未來的發展。
(二)交通便利
規劃中的長沙軌道交通將與武廣長沙新站無縫對接,下了火車便可乘坐地鐵,武廣高速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在武廣新城腹地穿行,機場高速公路的有效對接,市公交總站坐落于該區域中心位置,高鐵、公交、地鐵、京珠高速公路、黃花機場高速交織而成的立體交通樞紐,可以快捷地到達長沙市的每一個角落,全國甚至世界,大大提升了該區域居民出行的效率,高標準建設的基礎設施將使武廣片區成為未來長沙出行最便捷的區域,成為一個與城市休戚相關的樞紐地帶。
三、武廣新城對房地產的影響
(一)地產新寵
按照控制性詳規方案,武廣新城有可開發用地340公頃左右,主要開發建設商業地產、住宅、旅游及文化娛樂設施。武廣新城總共有39個樓盤,其中有在建樓盤19個,建成樓盤17個,籌建樓盤3個,入駐該區域的樓盤,被稱作“與未來同步”。在政府的推出眾多的優惠政策下,還有越來越多的房地產商選擇投資該區域,認準該區域交通便利帶來的升值空間,使得區域內房地產投資增加,隨之而來配套設施的完善,將更加凸顯出該區域的價值優勢。
(二)區域轉移
對于購房者而言,便利的交通,齊全的配套設施,功能齊全的社區是購房參考的重要條件,武廣新城無疑列外成為購房者的首選。政府規劃該區域的戰略目標出臺后,購房者抓住武廣新城的發展潛力,投資購買該區域的商品房,從而使得市民在購房時不再局限于城市中心地段,逐步向武廣新城區轉移,也避免了中心地段房源緊張引起的價格泡沫,實現長沙市房地產的均衡發展。
(三)價值彰顯
武廣新城房價的高升得益于武廣高速鐵路的修建及政府給予該區域開發投資的眾多優惠條件,不僅受到本市市民的親賴,還吸引眾多的外地投資商來此安居和投資。數據顯示,未修建高鐵之前該區域的房屋均價在3500/m2以下,而現在的均價則在4500/m2以上,有的樓盤房價更是漲至6000/m2以上,升值潛力巨大,此外,外地客戶的涌入也間接說明武廣新城區域將是未來長沙發展的重點,其居住、生活、投資的價值將逐步彰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