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型社會 先導先行 |
前言 鞠一捧熱土,建一座新城。 2007年12月1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 2008年1月,長沙決定在河西的大片區域建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先導區。 2008年6月10日,長沙大河西先導區管理委員會在麓谷正式掛牌成立。 短短數年間,湘江西岸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在崛起一座新城,一座上水宜居的環境友好新城,一座資源節約的循環新城,一座新型增長模式的城鄉統籌發展典范新城,一座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新標桿! 長久以來,長沙的發展重心一直落在河東,同是一衣帶水的湘江西岸卻得不到重視,現在,河東中心區48.19%的土地面積集中了72%的人口和74%的就業崗位,環境容量接近飽和,城市運轉壓力加大,發展空間受限,建設成本大幅提高,放眼望去,一江之隔的河西,擁有河東難以比擬的生態條件,擁有河東早已開發殆盡的環境容量,還擁有河東缺乏的地理優勢,聚集輻射寧鄉等地區,作為長株潭城市群的龍頭老大,省會長沙負重前行。 大河西先導區,承載了星城人的希望。 順天應勢,大河西先導區的建設如火如荼的展開,僅在先導區成立的第一個年頭,就同時有十幾條道路開工建設,正應了那句老話,天道酬勤,大河西先導區劃分的區域各司其職,齊頭并進。 規劃總面積23平方公里的梅溪湖片區,將建設成為放大智力資源的園區、對外開放的平臺、國際會議會展中心、金融后援基地。 地處岳麓區靳江河和湘江之間的洋湖垸片區,將建設成中國一流的總部經濟區和度假旅游基地。 沿江而建的濱江新城,自然景色優美,是長沙現存沿江最長的可開發性濱水綠地,也是大河西先導區開發建設的核心與龍頭。 在可預見的未來,大河西先導區邁著堅定而從容的步伐,加足馬力,走出一條不同于以往的發展道路,一條超常規發展的康莊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