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一價公示牌你看到了嗎? |
一房一價公示牌你看到了嗎? 國家發改委及各地價格部門陸續出臺的商品房明碼標價規定已經過去兩個月,成效到底如何?樓市論壇策劃本期話題:《一房一價的公示牌你看到了嗎?》。小編搜集網友對此次話題的言論,有56.3%的網友選擇看到,但選擇此項的網友表示雖然看到了公示牌,但公示項目不齊全,或者標價不規范、漏標等問題,同時擔心開發商會先報高價申請預售,然后再打折賣房,從而把價格調節的余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擔心一房一價演變明碼漲價;有35.4%的網友則表示沒看到,有的樓盤玩躲貓貓,沒將公示牌放在顯眼位置,有的樓盤干脆沒有公示牌;8.3%的網友表示沒特意去查看。大部分網友希望,這一政策持久堅持下去,從而真正還原房價本來面目,還市場透明和規范。 一房一價值得肯定,但需加大執行力!執行派56.3% 還真狠:我是在售樓部的角落里看到的公示牌,公示的內容不是很全,表上只是有在售樓盤的樓號,然后就是樓層、面積和每套房子的總價,最為關心的單價卻沒有公示。 熙熙:開發商制造熱銷氣氛,令消費者沖動;利用神秘價格,令消費者難有議價空間;利用不透明價格,謀求不正當收益;現在一房一價后,房價持續上漲的假象將得到抑制,房價透明化,對我們老百姓來說真的是好事! 肉漲價:雖然有公示牌,但只是公示了總價,對于單價也沒有明顯標示。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規定,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實行一套一標,按照建筑面積或者套內建筑面積計價的,還應當標示單價。難道他們的單價還得我們去算。 西紅柿:按照發改委的制度安排,對商品房進行明碼實價,并且不得在標價之外再加收任何費用,這不僅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一種尊重,也能確保房地產市場交易的公平與公正。 小笨熊:這是一項好的舉措,可以比較直接有力地解決當前商品房銷售中存在的標價混亂、信息不透明、價格欺詐等問題,值得稱贊,但不盡如人意。因為《規定》中并未對商品房銷售定價標準作出限制,因此擔心房地產商會高報價格,再采取打折方式銷售。 檸檬:我看到的公示牌中有房源消息,卻都沒有標明價格,擺擺樣子吧?一房一價條款中表明:對取得預售許可證或者辦理現房銷售備案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商品房經營者要在規定時間內一次性公開全部銷售房源,并嚴格按照申報價格明碼標價對外銷售,對已銷售的房源,商品房經營者應當予以明確標示。如果同時標示價格的,應當標示所有已銷售房源的實際成交價格等等,條款中規定明明白白。 仙人掌:看到了公示牌,一房一價,明碼標價,開發商、中介就沒辦法進行欺詐了。 海星:覺得一房一價的樓市調控措施,要切實做到規范政府行為,政府保持中立。因批準這一房一價的權力主體仍然是政府的物價部門,也就是政府說了算。其實,在沒有規范土地財政,隔斷開發商與地方政府利益的情況下,政府說了算等同于開發商說了算。 2011我要買房:房地產市場調控是一個長期過程,當前首要的任務是規范交易規則,一房一價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從一房一價實施細則來看,的確是“切實可行,易于操作”,消費者對房價及配套設施等相關情況可以一目了然。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加強監管則是重中之重。因為政策落實起來會面臨很多難點,比如,怎樣確保開發商提供的信息準確無誤,如何杜絕暗箱交易等等。 Lemon:一房一價是一項陽光新政,值得鼓勵與肯定。同時,我們必須看到,此舉不過是穩定和調控房價的諸多舉措之一,并不能“包治百病”,也不可能令房價應聲而落。地方政府要繼續不折不扣地落實好保障房建設,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措施,通過信貸、限購令等措施,擠壓炒房者的炒作空間,讓房價向理性回歸。 球球:大多數樓盤在售樓處公示了房源和價格。該政策已經形成一定聲勢和影響力,但要發揮威力,其根本還是在于執行力,政策執行到位,就一定能夠讓銷售環節更透明。對于購房者而言,這意味著買房不必瞎子摸大象,從而實現購房決策的科學化。 木有看到公示牌,加大處罰力度!重罰派35.4% 石頭:對違規企業要狠狠罰、不能走過場,提高法規的威懾力。一房一價條款規定:商品房經營者不按照本規定明碼標價和公示收費,或者利用標價形式和價格手段進行價格欺詐的,由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關于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行政處罰。 金山:5000元罰單對財大氣粗的開發商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違法成本太低導致商品房價格貓膩有增無減,政府發現違規應該重罰才對! 我是任志強:針對發改委的“一房一價”和價格申報備案后不許提價的要求,“磚家”任志強都指出,開發商會采取先高價申報、再打折的做法,這種游戲在任何打折店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反而會造成房價上漲,怎么去避免這種現象呢?如遇到這種現象,應該建立處罰機制! 小宇:公示牌只是第一步,關鍵在于發改委應該在強化落實方面出臺更為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比如發現一房一價政策中有地方政府不作為,或者亂作為、徇私舞弊行為的,要處理相關直接責任人,處理時間也有要求,同時實施三級連帶制度,對地方主要領導和上級領導問責。對于問責的真實性,邀請媒體或者民眾監督,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防止政策“空轉”。 雨大雨小:開發商如果想將房子賣到7000元,可以在開盤時將價格定到8000元或者8500元,然后在隨后的銷售中采取打9.5折、9.6折、9.7折等方式銷售,這樣的話,不僅用降價促銷吸引購房者,還可以通過打不同的折扣來進行“暗漲”,而不用再去備案。杜絕這樣的事情,只能在政策在各個環節都把關很嚴,在定價環節又進行嚴格審核,開發商可能就徹底沒有空子可鉆了,而且發現了要重罰! 六月新娘:對開發商的捂盤行為缺乏嚴格的處罰細則,再加上不少地方沿襲土地財政思維慣性,不愿打擊違規開發商,導致對捂盤的打擊“雷聲大雨點小”,問責板子高舉輕放,一道又一道的捂盤禁令都成了空文。相關部門只做格式審查,根本不管開發商“見招拆招”、坐地起價,就連不落實一房一價每套房處罰5000元的規定也不執行。相關部門監管如此乏力,一房一價的執行效果難免一地雞毛。 五角星:一房一價到底由哪個部門來監督?開發商違規操作有何代價、成本?雖明碼標價規定出臺顯示了政府整肅樓市的決心,但對違規開發商如何處罰、相應職責部門這些問題,則需要進一步明確或讓更多人知曉,以便通過市場的力量對開發商銷售行為形成監管。 降房價更給力!降價派8.3% 賀小西:一房一價政策的出臺是每個購房者渴望的需求。下次去看房,我就一定要仔細看公示牌了。相信大家買房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電話咨詢價格與購買價格不一致,實際銷售價格要高于開發商公布的價格。也有一些樓盤,在售樓時沒有明確公示代收代辦收費,消費者購房時除需要支付房屋本身費用外,還需繳納不菲的其他代收代辦收費。一房一價政策的出臺,使買房的很大程度上規避這些令人頭疼的問題出現。希望一房一價能夠促使房價透明,更希望它能使房價降下來! 人在網絡上飄:一房一價和房價下降有關嗎?我就是希望房價可以低點,讓我們這種一個月拿2000元的人,也可以看到希望。 Cheer:一房一價等同于房價下降?我怎么都沒感覺到。近期的一房一價政策倒是聽得多,政府如果能加強監管,說不定還能真讓房價下降呢。 鴨梨:一房一價政策只要求開發商上報價格,但對商品房最高價沒有限定。開發商完全可以先高價上報,后面進行降價促銷。這在一定程度上又推高了房價,讓我們更霧里看花。還不如實實在在降價,降房價更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