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4 綠色建筑之聚焦榜樣篇 |
TOPIC 4 綠色建筑之聚焦榜樣篇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資源稀缺等成了擺在人們面前的巨大難題,全球開始高度重視節能環保領域,“綠色建筑”逐漸成為了當前建筑的主流發展方向。為深度剖析綠色效應,探索綠色建筑價值所在,本刊對長沙市區重要綠色建筑樓盤的負責人進行了高端訪談,探討綠色建筑與樓市發展的關系。 長沙老城蝶變 華遠?華中心開啟LEED-ND綠色節能生活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資源稀缺等成為了擺在人們面前的巨大難題,全球開始高度重視節能環保領域,“綠色建筑”逐漸成為了當前建筑的主流發展方向。綠色效應基于建筑如何顯現?綠色建筑價值如何?《長沙樓市》記者與華遠·華中心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探討。 《長沙樓市》:“節能環保、綠色建筑”從最初的構想到現實的“潮流”,進而在國內成為“高端物業”象征的過程中,以“綠色節能環保”為本質的美國綠色建筑認證LEED-ND概念,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推崇。可否請您具體介紹一下華遠·華中心項目在這方面做出的成績? 華遠·華中心:LEED-ND綠色城區開發認證體系是整合了智慧型發展、新城市主義、綠色和資源節約型建筑與公共設施的理念與精髓,形成了全球第一套符合城市規劃的綠色開發認證體系。包含了聰明選址與關聯 (SLL) 、鄰里布局與設計 (NPD) 、綠色公共設施與建筑 (GIB) 三個環境范疇,15項基本要求37條評分選項。2010年4月29日,LEED-ND綠色城區開發標準在芝加哥頒布,華遠·華中心在第一時間將該項目注冊為第一個LEED-ND國際項目。 在LEED-ND綠色城區開發的可得分項上,華遠·華中心項目已經可以得到83分,目前正沖刺LEED-ND白金獎。因此,華遠·華中心是全球首批中國首個注冊并正在沖刺LEED-ND白金認證的社區。 《長沙樓市》:據我了解,華遠·華中心以綠色與未來居住為規劃理念,您所理解的“綠色建筑”的核心理念是怎樣的? 華遠·華中心:該項目是華遠地產對理想城市的一次踐行,旨在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更高的基礎,讓城市因建筑而提升,讓城市變得更加美好。可持續是綠色建筑的核心理念,這個可持續包括生態系統的可持續,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社會發展的可持續。落實到LEED-ND,LEED-ND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強大、最完善的城市社區規模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它將單個綠色建筑延伸到群體的綠色建筑和人類的日常生活,為城市開發所需的最高環境品質與可持續發展提供系統的、可量化的標準。 《長沙樓市》:“綠色建筑”當前受關注度頗高,而在華遠·華中心進駐長沙之前,LEED-ND在長沙還是市場空白,您怎樣看待“綠色建筑”在當前長沙市場上的推廣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華遠·華中心:LEED-ND是一個城區規劃與開發領域里起領導作用的國家建設標準和準則,一套符合城市規劃的綠色開發認證體系,一場綠色建筑史上的革命。在這之前,長沙“綠色建筑”只是采用某一項綠色節能技術、某一個新型材料的應用,甚至綠色等于綠顏色,等于面積大的園林。但是隨著國家“十二五”節能要求以及城市發展,目前大規模推進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的時機也越來越成熟,長沙將出現越來越多的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如華遠·華中心,如梅溪湖國際新城。特別是長沙近兩年來,每次房交會都針對性的開設綠色建筑主題展,以及區域性的綠色建筑節能論壇,這將極大地促進綠色建筑試點項目的市場推廣,全面提升綠色建筑在市民心中的認知度和影響力。 《長沙樓市》:華遠·華中心位于長沙最核心位置,項目在打造綠色建筑同時,勢必將進一步影響業主的居住習慣,在出行方式上,華遠·華中心是如何為業主打造綠色出行通道的?哪些方面具體將影響業主的居住習慣? 華遠·華中心:項目在規劃之初,即充分考慮到將地鐵交通系統與都市公共交通系統相結合,并建立了良好而豐富的城市交通體系。地塊邊界400米內有20條公交線路和2條地鐵線路,每日400米步行范圍內的公交班次達6782次。地塊邊界緊鄰連續、完整、長達20公里的自行車路網。在完善的交通體系之下,盡可能減少對私家車的依賴,實現低碳環保出行。此外,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100米以內為自行車和低排放汽車提供優先泊位。為路邊和地下車庫和私家車提供了充足與安全的泊車位。 此外,對業主居住習慣勢必產生較大影響,如在可步行的距離內有豐富的公共交通網絡及公共交通設施,使人們可以方便實現上學、工作和消費,減少私家車使用率;通過連續與全天候的步行街道,創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社區。 《長沙樓市》:在您看來,除了打造“綠色建筑”以外,華遠·華中心項目相比同區域其他項目,還有哪些不可比擬的優勢? 華遠·華中心:項目優勢首先表現在華遠·華中心地處城市核心地段,解放西路、坡子街,為長沙三千年中心,擁有最中心的最成熟資源、商業、交通配套。其次,華遠·華中心景觀資源與人文資源雙稀缺,正對杜甫江閣、橘子洲心,西可俯攬橘洲全貌,盡收湘江全景,東可瞰一城繁華與精粹。項目同時擁有坡子街、太平街、杜甫江閣等人文資源。再次,華遠·華中心擁有頂級業態規劃,國際旗艦商業、名品展示中心、高端星級酒店、國際5A級寫字樓、世界級濱江大宅、SOHO辦公等頂類業態聚合…… 《長沙樓市》:您可否介紹一下華遠·華中心項目主要消費客戶群體定位?目前售樓部的來訪情況如何,項目銷售情況如何? 華遠·華中心:項目主要消費客戶群體圈定城市塔尖階層,主要為眾多身家千萬,甚至過億的峰層名流、成功人士等各界高端買家。項目定位為百萬平米頂級濱江綜合體,一期首發為濱江豪宅產品,售樓部現場每日來訪20組以上,一期4月15日開盤,保持了逆市中銷售持續火熱局面。 《長沙樓市》:購房者比較關注華遠·華中心近期的動態及后期的發展,項目2012年會有哪些新的動作? 項目簡介: 華遠·華中心:2012年4月8日,華遠地產與海信廣場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海信廣場正式入駐華遠·華中心。2012年華遠·華中心將進一步加快工程進度,預計下半年三、四期地塊將開工建設。 綠地公館:人、環境與建筑共生共容、永續發展 ——專訪湖南綠地天成置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冶航 《長沙樓市》:“綠色建筑”已經成為當下最受關注的詞匯,您怎樣看“綠色建筑”在當前長沙市場上的推廣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張冶航:截止到今年4月,長沙市已獲得8個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共有3個項目通過了綠色建筑設計評價的評審,綠地公館就是其中之一。相對于全國來說,長沙市的綠色建筑發展比較緩慢,這主要是由于部分開發企業對此認識不夠及不夠重視。從國家政策來看,綠色建筑是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去年,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開展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其中將長沙市列為首批示范城市,自此,長沙市的綠色建筑發展將進入高速發展的通道。 《長沙樓市》:眾所周知,綠地公館非常關注和支持綠色建筑事業,您能介紹一下項目是基于怎樣的發展戰略來促進這項工作?您所理解的“綠色建筑”的核心理念是怎樣的? 張冶航:項目是基于綠地集團“做政府所想、為市場所需、將無數生活理想變成美好現實”的綠色開發理念來打造綠色建筑的。“綠色建筑”的核心理念是通過節約能源、有效利用資源的方式來建造低環境負荷下安全、健康、高效、舒適的環境空間,是人、環境與建筑共生、共容、永續發展的新建筑模式,是“四節兩環保”的建筑。 《長沙樓市》:作為“綠色建筑”的試點項目,您能夠跟我們談談綠地公館的綠色建筑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曾經為了打造綠色建筑做出過哪些探索和嘗試,有何突破? 張冶航: 一、節地與室外環境方面。本項目以小戶型為主,90平米左右的戶型比例高達80%,人均居住用地12m2/人,充分節約利用了土地資源;小區綠化物種主要選用適合湖南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鄉土植物,并栽種多種喬、灌木植物,使其構成多層次的植物群落,復層綠化面積比例占總綠化面積比例的92%,每100m2綠地上喬木數達6株,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2m2。 二、節能與能源利用方面。項目根據長沙市的實際氣候變化,結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打造了集中集熱-分戶儲熱、輔熱式太陽能熱水系統。在節能設計方面,外墻采用30mm厚無機保溫砂漿內保溫,分戶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外窗采用隔熱斷橋鋁合金中空玻璃窗(5+9A+5),屋頂采用通風隔熱屋面,通過設置通風隔熱屋面,可有效降低屋頂內表面的溫度,改善頂層住宅室內的熱舒適性環境。 三、節水與水資源利用方面。小區采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統,通過收集屋面的雨水,經雨水收集管流入雨水收集池,凈化處理后用于景觀補水,綠化用水和澆灑道路用水,年可利用雨水量為8571m3。此外,項目室外采用兼具滲透和排放功能的柔性滲透管,增加雨水的滲透量。綠化灌溉采用自動噴灌的節水灌溉方式,整個灌溉區分為20個輪灌區,結合雨水傳感器進行工作。與傳統灌溉方式相比,能節水30%-50%。 四、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方面。小區建筑造型簡約,為設計裝飾性構件,現澆混凝土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且砂漿全部采用商品砂漿,其可循環材料使用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總重量的10.81%。 為了打造綠色建筑,小區采用了大量的綠色、生態與節能技術,也帶來了明顯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對項目全年12個月進行測算分析,小區集中式太陽能熱水工程年產熱水量達80981.5t,年節約電量為462.1萬KW·h,節約標準煤為1455.01t,減排二氧化碳量為3832.94t。其次,項目采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年雨水利用量達到8571m3,每立方米可節約水費約2.2元,年可節約水費約1.9萬元。 《長沙樓市》:在出行方式上,綠地公館是如何為業主打造綠色出行通道的? 張冶航:小區地下室以及架空層劃定非機動車專用停放區,非機動車的停放由物業公司統一進行管理。小區范圍內實行人車分離,機動車道直接與市政道路、地下室相連,住區地面全部為人行道路,道路沿線種植高大喬木進行遮陽。小區范圍內車輛行駛限速5km/h,確保人行安全。項目主要出入口500m范圍內有兩個公共交通站點,共有4條公交線路,便于居民出行。 《長沙樓市》:在您看來,除了“綠色建筑”以外,綠地公館相比同區域其他項目,還有哪些不可比擬的優勢? 張冶航:小區每棟住宅擁有良好的室內環境,項目采用了計算機模擬仿真手段,外窗開啟位置、外窗可開啟大小等進行優化,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通過優化分析可知,住宅樓各戶型主要功能房間有效通風有效開口面積與地板面積比均大于20%,通風有效開口面積較大,且各戶型主要功能房間的通風換氣次數均在2次/h以上,各戶型室內整體通風效果良好,能夠保證室內空氣質量。各戶型臥室、客廳等房間布局比較簡單,靠近窗口位置的采光效果較好,采光系數基本在1.1%以上,餐廳采光系數大部分在0.55%以上,項目整體主要功能空間面積中有90 %以上的采光系數。 《長沙樓市》:您能跟我們談談綠地公館主要是針對哪類消費群體嗎? 張冶航:綠地公館精選用材、精工鑄造、品質優好,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所以吸引了大量改善型客戶和部分首置型客戶,這部分客戶生活品味較高,喜歡純板式通透小高層的舒適和開闊,想遠離市中心的喧囂、擁擠、廢氣污染,想要居住在親近自然、環境美好的區域。另外教育配套也是此類人群考慮的重點,項目周邊有明德中學、四十二中、青園小學、湘府英才小學(仰天湖二小)、青園幼兒園等眾多名校,確保孩子前程似錦。 《長沙樓市》:網友比較關注綠地公館近期的動態以及后期的發展,項目2012年會有哪些新的動作? 張冶航:2012年適逢綠地集團20周年慶,綠地公館將宴請全城參與萬人觀影活動,共同慶祝綠地集團成立20周年及綠地公館二期毛坯臻品推出。目前綠地公館二期90-140m2毛坯臻品炫世登場,綠色生活俱樂部入會正在火熱進行中,憑身份證前往綠地公館營銷中心即可申請入會,入會成功可享受二期一批住宅開盤時額外1%的優惠。 2012年項目主要以二期推售為主,整個后續營銷將圍繞二期開展進行。項目二期分兩批開發,現在正在建的是二期一批的12棟住宅建筑,為長沙市目前稀有的11層板式小高層建筑,物業類型包括10棟住宅、1棟公寓和1棟3班的托兒所。二期二批為轉角處的集中商業(1號線桂花坪站地鐵口在商場內與項目無縫對接)。 項目簡介: 綠地公館——中國地產巨擘綠地集團在長沙省府的旗艦項目。雄踞于省府正央,芙蓉路與時代陽光大道交匯處西北角,地鐵一號線雙地鐵口省府站與時代陽光站就在項目南北兩端。項目尊享三館一中心、六大公園等優勢資源配套,周邊商圈林立,名校匯聚。 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6萬m2,全小高層建筑,其中包括全裝修住宅、LIHO公寓和集中商業。公寓面積有49-54m2的一房一廳,住宅面積有75-78m2兩房兩廳、89-126m2的三房兩廳及158-164m2的四房兩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