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6 預警提示 |
PART 1 土地市場預警
一、土地類型預警
2014年成交用地商業體量占比過半,因住宅市場遇冷,推地重點轉向商業,而如此大的商業用地出讓,未來運營壓力隨之增加,開發純商業用地風險增大。
預計2015土地供應仍以住兼商用地為主,此外在土地市場回暖的基礎上,純商業用地比例可能會有所上升。住宅兼商業用地是當前長沙預供應土地市場中的絕對主力;但隨著住宅去化壓力的持續,過去一年中相對而言增長快速的商業用地,在新的一年面市比例仍會增加。
二、拿地區域預警
主城及湘江新區部分板塊、城南部分近郊區域的優質地塊有可能成為爭奪焦點,而價值較差的地塊則仍然存在流拍的可能,遠郊土地的市場風險仍較大。
PART 2 商品房供應和推盤預警
一、產品上市時段預警
對在售項目新開工至拿預售證日期進行抽樣調查,時間間隔會隨著政策的放松和收縮態勢略有變化,但基本間隔在6-7個月,即項目新開工后需6-7個月左右能拿到預售證。因此,大部分2014年下半年的新開工項目預計將在2015年上半年上市,成為市場新增供應量。此時長沙住宅市場將迎來多個項目上市,該時段內銷售壓力較大。
二、產品開發類型預警
近三年,市場消化主力產品由剛需逐漸向改善型過渡。2014年,90-120㎡銷量占比達到35%,近兩年,該類型產品市場分額擴大速度加快。
2014年住宅產品單套大于90㎡產品消化量占2/3。2015年客戶對產品需求轉變已成定勢。加上棚戶區改造浪潮和單獨兩孩政策的推進,未來一年樓市主需求將繼續向改善型產品傾斜。
從表中可以看出,單套120-144㎡、大于144㎡兩種類型產品近兩年銷量提升,表明客戶需求轉移提速。相比之下,60㎡以下套型成交比例不足9%,原因有兩個:其一,長沙市執行三年的“限小不限大”的限購令以來,該套型新增供應量有所下滑,成交受影響;其二,一次性到位的置業者比例增加。
三、營銷推廣提示
從營銷上看,2015年,渠道營銷加碼、升級,配合貼近市場的定價策略和產品價值力的傳輸,將是提高項目銷量的制勝利器。光靠價格“拼跌”并不能帶來銷量的持續走高!靶詢r比”升級為衡量各類型產品線的高關注標準,不再是普通住宅的專屬代名詞。未來是對差異化產品價值和創新營銷模式的考驗。
2015年,電商、新媒體價值傳播,轉介等多渠道帶來持續客源,結合真實惠的產品,成為持銷的關鍵。
PART 3 價格定位預警
2014年,樓市低迷,定金及預收款占比同步下挫9%,但依舊是房企主要外來資金源。2015年,加快出貨速度、提高定金及預收款、保證現金流、維系資金鏈是房企擴張和深耕的有力保障。
2014年下半年的股市大量吸金,也間接提升了樓市維持平穩現金流的難度,商品房價格難有上漲動力。新開項目價格應繼續維持現有以價換量的態勢,保證銷量回流資金是為上策。
PART 4 區位板塊預警
一、行政區域預警
望城土地儲備量最大,將成為未來幾年開發的要地。芙蓉、岳麓商辦類用地待開發比重接近六成,建議開發前期做好區域同物業市場調研類工作。
尚未開發的土地中,也是望城占比最大。2011-2014年,內六區出讓的年土地總量中,45%左右位于望城。該區近四年開發土地面積比重達到六區總和的66% ,未來區域房地產開發仍有較長周期,因而新項目進入該區應謹慎。
岳麓區和雨花區分別居第四位和第三位。商辦性開發量占比在57.75%、54% 。相比來說,位居中心的芙蓉區商辦類土地待開發比例最高,為59.36%。
二、各板塊短期風險預警
各板塊對市場銷量貢獻率分化明顯。2015年,雷鋒-金星北、省府紅星、洋湖垸、梅溪湖、高鐵新城、濱江新城將成為提升整體銷量的主力區域。星沙作為一個獨立板塊,在售項目數量進領先于其余十三大板塊,月均去化接近18萬方。
從下表中看出,第二梯隊四個板塊成交量貢獻率占一半。片區內在售項目大多處于貨量充足、成交活躍期,預計2015年依舊成為銷售主力區域。高鐵新城、梅溪湖、濱江新城月均消化量在5萬方左右。片區處于前期規劃兌現期,未來一年將成為成交帶動潛力區域。
第四梯隊貢獻率最小,區域樓市極端發展是主因,未來對整體成交的拉動作用較小。
從下表中可以看到,雷鋒-金星北、星沙和高鐵新城,市場容量大,目前在售項目數量和去化速度均在前位,發展潛力大,大市府、芙蓉-馬王堆、麓谷和隆平高科庫存低且去化少,短期內區域發展有一定局限性。
中心、梅溪湖、月湖城北、濱江等片區消化速度較緩慢,消化周期長于平均水平3-9個月。省府紅星、含浦洋湖垸片區雖去化快,但存量也高于平均水平,壓力大,短期風險值得關注。
雷鋒-金星北、高鐵新城、星沙去化速度快,2015年總可售房源量大,均在180萬方以上。省府紅星、洋湖垸去化速度快,但產品可售量處于高位,需留意短期風險。梅溪湖、中心板塊、月湖城北競爭激烈,短期壓力較大,應注意推售節奏和產品價值差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