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新政后 房價是duang duang up 還是duang duang down? |
最近一段時間,最熱鬧的除了股市,莫過于樓市了。今年2月,央行連續扔出降準、降息兩個重磅炸彈。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銀監會聯合下發通知,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40%,公積金購買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公積金購買二套房首付比例為30%。同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新政: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免征年限由5年恢復至2年。接二連三的救市大招,讓冷清已久的樓市瞬間沸騰。此次樓市新政會引發房價上漲嗎?現在買房是個好時機嗎? 央視新聞的微博針對“您認為此次樓市新政會引發房價上漲嗎?”這個問題發布了一份小調查,結果顯示,42.9%的網友認為房價“會”上漲,38.1%的網友認為“不會”上漲,19%的網友認為“說不清楚”。而根據0731樓市論壇所做的調查“新政實施后,長沙購房者是否買賬?”數據顯示,超五成的網友表示受新政影響,會加速置業計劃,僅29.7%網友選擇新政不會影響其購房計劃,仍對樓市持觀望態度,此外,有18.3%的網友對此新政表示不關心。 看多派 長沙貓記:新政出臺后,開發商為了消化前期庫存房源,又不敢貿然漲價,價格保持相對穩定,且又有加大優惠的舉動,綜合來看,現樓市入手窗口期已現。 貝貝熊:這個政策好,第一套房子太小了,現在有了孩子更顯得擁擠,正打算買第二套房,首付降低,100萬的房子,首付20萬就夠了,多余10萬塊就夠我裝修了。 風之翼:2015改善型買房的好時機到了,更多的房奴即將誕生! 看空派 冰兒:降低首付,有利于炒房客,那就看炒房客敢不敢進場?對于要買房的剛需來說,意義不大,首付少了,可按揭提高了,很多想買的還是付不起。 蟲蟲:真不知道新政是利好誰?利好我們老百姓?這房價馬上又要漲了,更買不起房了。 隨緣:救樓市放大招了,慫恿大家買房子了,不是啥好兆頭,房價要徹底大跌了。 看平派 成大先生:雖然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調,但對于多數普通購房者來說,仍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反正我第一套房按揭都吃力,所以3.30新政和我真沒關系。 蔥寶:唉,說多了都是淚!3月30日之前簽署預售購房合同的人。理由,你懂的。 彩虹:現在股市火爆,大量資金擁向股市,炒房的越來越少。房地產泡沫實在太大,是到了擠泡沫的時候,真正的市場在起作用,樓市新政的效果都有限。 業內眾議樓市新政對長沙樓市影響幾何? 胡治鋼(中原地產湖南分公司總經理):從目前消化速度來看,長沙樓市嚴重超過供過于求的警戒線,供過于求矛盾明顯。以價換量仍會是2015年市場主旋律。 付昊(愿景集團營銷總監):長沙樓市當前存量巨大,卻缺少差異化,缺少真正的大品牌,缺少好產品。這造成房地產市場缺乏溢價能力。新政重磅來襲,仍是以去庫存為優先。 陳艷美(湖南建安房屋聯動營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樓市新政后是不是購房的最佳時機,我認為要看自己買房是投資還是自住,如果是自住的話,目前是開發商價格預期最低的階段,性價比高的房子多,選擇面比較大。目前整個市場的剛需產品(90-120平方米)是市場需求最大的,供應量也是最大的,現在是剛需客戶購房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但是,是不是到年底再買?其實開發商從開年就把今年的戰略布局做好了,可能一開始每個項目的戰略布局都是低開高走,從開春就把開始的基礎打得更好,后面看著市場情況和自己的回款指標再來調價格,剛需產品還是比較好出手的。 黃拓夫(0731地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員):對長沙樓市而言,此次政策的出臺恰逢其時,配合銀行的降息降準的利好,今年的政策刺激將對剛需和改善型需求全面覆蓋,同時對樓市信心也有提升,預計上半年成交規模還會有一定提升。 名人議“樓市新政” 樓市新政并非救市 只是政策的調整和回歸 秦虹(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在過去房價快速上漲的幾年里,為了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對購買第二套住房均采取了從嚴的政策。但目前房地產市場的供應關系出現了新的變化,總體寬松部分地區供應過多,投資投機性需求也大為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對房地產政策進行了優化調整。 短期內不會暴漲 庫存消化后肯定會回升 任志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330新政”其用意只是不想讓房地產繼續下滑,而并非救市,因為首先文件并不是國務院發的,而是各部委發的,這說明政府可能并不想承認錯誤另外,調整后的二套房首付雖然降至四成,但仍然處于較高水平。至于房價,隨著今年土地供應量的減少以及新政的刺激,市場會逐漸回升,短期內房價不會暴漲,但等到庫存消化到一定程度后,房價肯定會回升,不過這個消化周期可能會比較長。 三劑猛藥后 買房要防“黃雀在后” 余豐慧(經濟學家,著名經濟金融評論家):中央及時出臺組合拳、下三劑猛藥的目的在于穩定樓市,防止房地產出現過度滑落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發生金融風險。穩增長是救市的真正目的。在這里提醒購房人,特別是認為六部門組合拳、三劑猛藥出臺后房價就要暴漲,倉促入市的購房者,一定要防止不動產登記和房產稅“黃雀在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