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岳麓區修復路面28.3萬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筑31.5萬余平方米,提質復綠15萬平方米……
城市保潔也在創新。今年10月,河西楓林路上新增了3臺嶄新的電瓶保潔車,2臺全新道路“機掃王”由原來1個班次增至2個班次,機械作業覆蓋時間由7小時延長至12小時。
岳麓區環衛局“一路一方案”的環衛作業模式試點調整,通過該模式,年內轄區內42條交通主干道的作業維護將實現“量身定制”。
公共環境凈化、公共交通秩序化成果、公共空間美化延伸到“城市的每一個細枝末梢”,城市環境換新顏。讓市民交口稱贊:“岳麓區,一個天藍水綠的河西靚城。”
環境的改變,不僅給市民帶來了城市品質,更帶來了實惠。岳麓街道洋海塘小區業主劉道民驚奇地發現,小區改造后的房租逆市漲了起來了:“原來的月租1400元還鮮有人問津,現在漲到了1700元。”
重心下移,屬地管理,讓城市管理接地氣。岳麓區將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至街道,落實街道主體責任,形成“兩級政府(市、區)、三級管理(市、區、街道)、四級網絡(市、區、街道、社區)”的城市管理體系。
清正高效的政務環境
“以前,開會就是一天,耽誤了許多工作時間。”梅溪湖街道陽明山莊社區黨支部書記柏玉娥說,現在基層干部群眾普遍反映“會議檢查少了,干部作風好了,說話底氣足了”。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岳麓區從整治文山會海入手,并積極清理、調整。活動開展以來,全區綜合性會議比同期減少21.8%,全區評比達標表彰項目減少了73.7%。區級減少各類領導小組和議事協調機構147個,精簡68%。
其中,今年1至9月,全區公務接待費用同比下降70.14%。
“轉‘官本’為‘民本’,把被動接訪變為主動問需!”解決查擺到的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積弊,形成了區委帶頭,上下聯動之勢。
岳麓區委書記陳中召開教育、醫療、民生工程建設整改工作專題調度會議,并深入雨敞坪鎮、坪塘街道等街鎮調研整改落實情況。
岳麓區委副書記、區長周志凱和其他領導干部結合各自分工,深入項目工地、基層一線、群眾家中,靠前指揮、督促落實,層層傳導責任和壓力。
全區各級各部門責任上肩,及時梳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完善相關的整改措施,共促整改。
今年,1至9月,全區查處作風問題37起,處理43人,通報了10起典型案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的52項整治任務,目前已基本完成和階段性完成50項,正在抓緊推進2項。確保“不反彈”、“不回潮”,按期整改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岳麓區扎實開展“為官不為”專項治理,積極推進“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專項整治,岳麓區18個部門“一把手”和分管領導定期到區政務服務中心窗口擔任首席代表,接待群眾辦事。
岳麓區環保局局長劉菊娥說:“領導走進窗口,與群眾‘零距離’接觸,更能想群眾所想,辦群眾所需。”
目前,全區清理、調整、取消行政審批項目72項,精簡60.5%,公開和簡化區直部門辦事程序71家。
有求必應的為民情懷
在岳麓區的大街小巷、街道社區的紅色宣傳欄里,你都能找到“三服務”一線工作法網格化管理的7大員,老百姓有問題就找他們。
去年8月起,岳麓區首創“三服務”一線工作法網格化的社會治理體系,切切實實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現在,全區的干部主動撲下身子,沉入網格,切實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望岳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偉告訴記者,在網格長和區領導的協調下,街道金峰農安小區拖欠水電費拖欠10年的問題就解決了。
與此同時,湖南師大樹達學院拆遷安置以及坪塘、洋湖、桃花嶺等區域公交線路設置調整等一批難題在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化解。
“現在看個感冒,不用進城了!”雨敞坪鎮的廖程明,對新建的衛生院拍手叫好。
今年,岳麓區啟動基層醫療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改擴建學士、坪塘衛生服務中心用房,雨敞坪衛生院交付使用,觀沙路、西湖衛生院即將投入運營。
今年,7月25日至26日,在國家教育部主辦的2014年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現場會,岳麓區作為全國唯一區級單位出席。在會上,陳中全面介紹了岳麓區“區校共建”的做法和經驗,其經驗得到了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守盛的批示肯定。8月,岳麓區以教育社會公認度全省第一的成績獲評全省首批教育強區。
數據顯示,今年成為岳麓區歷史上新建學校開學、開工最多的一年。蓮花江山帝景中學、博才洋湖小學、博才白鶴、博才中海等6所新建學校順利開學,長沙實驗二小、岳麓實驗四小、長郡濱江中學、長沙市素質教育基地等8所學校建設加速推進。
用實力說話,以創新跨越,用法治護航,為宜居努力,讓人文發力,吸引更多的先進產業、項目和投資渡江向西。岳麓區——湘江西岸長沙新中心正在崛起。(吳希 王城長)
擴展閱讀: